
熱門關鍵字: 套筒補償器 QB型/E型球形補… 三維球形補償… 旋轉補償器
隴海、京廣兩條鐵路拉動了鄭州經濟,卻也割裂了城市道路的延續性。途經鄭州西南的南水北調干渠將來會不會阻隔兩岸交通呢?這次,為您打探的就是跨南水北調干渠橋梁工程。在南水北調干渠通水前,鄭州將新增41座跨渠橋梁,其中大部分都是路未通先修橋,目的就是鄭州西南未來能夠交通順暢。
南水北調干渠自東南向西北沿鄭州西南部穿市而過。 干渠經過的管城回族區十八里河鎮站馬屯村附近,一座橫跨的大橋就要合龍。這就是跨南水北調干渠紫荊山路大橋。
6月5日,我站在干渠北岸,遙望遠處的紫荊山路大橋。大橋主體已基本成形,橋中部有兩個巨大的藍色掛籃,工人們正在掛籃內施工渠底,一輛鏟車和幾個工人也在進行干渠內的施工。
該橋梁項目現場負責人告訴我,大橋總長186米、50米寬,設計雙向8車道,目前已經進入主體合龍施工,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,爭取6月20日完成合龍,預計今年7月底能夠完成主體建設。
他說,這座橋北接紫荊山路規劃道路,向南可通到新鄭機場乃至龍湖鎮,連接了南三環到南四環的區域。
紫荊山路橋的施工現場與一般橋梁有些不同,橋體沒有腳手架,只有藍色的巨大掛籃。